浮选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1.概述
浮选机的种类繁多,差别主要表现在充气方式、充气搅拌装置结构等方面,所以目前应用较多的分类法是按充气和搅拌方式的不同将浮选机分为两大类,即机械搅拌式和无机械搅拌式。利用叶轮—定子系统作为机械搅拌器实现充气和搅拌的统称为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根据供气方式的不同又细分为机械搅拌自吸式和机械搅拌压气式两种,前者的搅拌器搅拌同时完成吸入空气和将空气分割成细小气泡;后者的搅拌器仅用于搅拌和分割空气,空气是依靠外部系统强制压入的。不用叶轮—定子系统作为搅拌机构,而用专门设备从浮选机外部强制吸入或压入空气的统称为无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又称充气式浮选机。根据生成气泡的方法不同,有使空气通过微孔而强制弥漫的压气式;有用喷射旋流手段产生强制涡流切割空气及使空气溶解后再析出的喷射式;也有用真空减压法使气泡从矿浆中析出的真空减压式等。
浮选机在选别作业时往往制作成许多组,根据选矿工艺的要求可分为粗选、扫选、精选等不同的组别,以适应不同生产流程的需要。
2.工作原理
浮选机的工作原理是:叶轮旋转时,槽内矿浆从四周经槽底由叶轮下端吸入叶轮叶片间,同时, 由鼓风机给入的低压空气经风道、空气调节阀、空心主轴进入叶轮腔的空气分配器中,通过分配器周边的孔进入叶轮叶片间,矿浆与空气在叶轮叶片间进行充分混合后, 由叶轮上半部周边排出,排出的矿流向斜上方运动,由安装在叶轮四周斜上方的定子稳定和定向后,进入到整个槽子中。矿化气泡上升到槽子表面形成泡沫,泡沫流到泡沫槽中,矿浆再返回叶轮区进行再循环, 另一部分则通过槽间壁上的流通孔进入下槽进行再选别。
(1) 强紊流(三相)混合区: 本区是浮选机中非常重要的区域, 气泡的分散、药剂的扩散、矿粒与气泡的碰撞和附着等过程大部分均发生于此区。在浮选机中,气泡能很大限度地充满该区,提高该区容积的有效利用系数, 使矿物颗粒与气泡在本区具有较高的碰撞概率和粘附概率。在该区,由于在气泡和矿浆之存在着较大的速度差,细粒与气泡接触的可能性较大, 因而细粒基本上能够得到浮出。对于粗重颗粒, 矿浆流可把它们运输到叶轮下部, 改善粗重颗粒的悬浮条件,增加了粗重颗粒与气泡的接触和碰撞概率。
(2) 运输区: 该区中, 捕集了大量矿物颗粒的气泡由这里上升到分离区。在该区应创造一个上升流, 减少粗粒级矿物在气泡上的脱落概率,体现出特殊的选择性。
(3) 分离区: 本区矿浆流相对稳定, 脉石颗粒与矿化气泡可进行充分分离, 同时可减少已附着的粗粒矿物的脱落, 达到在保证回收率的同时提高精矿质量的要求。
(4) 泡沫区:使矿物进一步得到富集,保证泡沫层中的矿物不致脱落,泡沫能顺利地流入泡沫槽内。
3.设备的构造
X CFⅡ和 KY FⅡ 浮选机由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和槽体等组成。每一个搅拌机构对应一个槽体。对于整个浮选机组来说,它就包括中间箱和尾矿箱、泡沫溜槽、泡沫刮板以及自动控制组件等,现分述如下:
(1) 驱动机构
X C FⅡ和KY FⅡ浮选机驱动机构由电机通过V 型皮带带动主轴上的皮带轮。
主轴有整体结构和两段轴用法兰连接结构两种。大皮带轮同传动轴联接采用锥轴。轴承座是铸造件, 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槽上边的横梁上,电机支架固定在槽体上边梁上, 电机座板呈角接结构, 通过张紧螺杆上的螺母调节皮带的松紧度。
(2) 搅拌机构
由转子、空气分配器和定子组成搅拌机构。 转子为衬胶件, 出厂时已保证平衡, 用螺栓固定在主轴下法兰上。空气分配器安装时夹紧在转子和主轴下端法兰盘之间。
定子用螺栓和螺母固定在槽底支架上, 该支架焊接在槽子底部。
(3) 槽体
每一个搅拌机构有一个槽体,槽体用钢板制造,槽端面有作为槽与槽连接的螺栓孔, 槽上部的横梁用来固定传动轴及驱动机构, 并兼作风管, 槽下部有支撑浮选机的槽钢基础梁。槽内可根据用户要求衬胶。